首页 >  > 犯罪心理档案(第1、2季) >  第38节

第38节(2/7)

展开工作,而这一次他们终于有所收获。

    在一家叫“通大”的出租车公司里,一位出租车司机向办案人员表示:几日前的一个晚上,凌晨2点半左右,他曾在横滨酒吧门前载过一个中国女孩和一个喝醉了的外国人。外国人的模样他没看清,但中国人的长相与宋楠很接近。随即该出租车司机将警员带到宋楠和老外下车的地方,是在一个叫作天波小区的住宅小区内,而小区距南山湖竟然只有两三公里的样子。

    天波小区是一个开放式的住宅小区,住宅楼就建在纵横交错的马路两边,楼层普遍都不高,看起来应该是砖混结构的,建造年份至少在10年以前。本以为找到“出租车”便离嫌疑人很近了,没想到还是要费些周折,小区里既没有保安,也没有任何监控设备,只能靠摸索式的排查。可目前刑警队大部分警力都进驻到生态城,寻找“食人案”的线索,可供调配的人手实在有限,顾菲菲和韩印只好带着艾小美亲自上阵。

    困难很多,但也有有利的一面,西方人的面部特征比较明显,在这样的小区里应该很突出,凡是见过嫌疑人的都会有些印象,更何况手中还有一幅嫌疑人的肖像画。

    足足在小区里走访了两天,线索逐渐明朗起来。有多名群众表示,在小区内见过一个外国人,最终有群众指认,有一个外国人住在147号楼2单元的顶楼。详细询问同住在该单元楼的居民,得知顶楼7楼共有两户人家,701室住户两个月前搬走了,房子一直空着,据说准备卖掉。702室租住着一个外国人,面貌正如肖像画上画的那样,白种人,脸型瘦长,高鼻梁,蓝眼睛,有一头不算长的鬈发,总的来说模样算是英俊。

    其实从一开始接触这起案子,韩印就隐约感觉到,凶手将手臂送到刑警队的举动,不仅仅是有意挑衅,可能还带有某种私人恩怨的意味!可为什么要选择宋楠?尤其一个外籍犯罪嫌疑人又能与警方有什么恩怨呢?答案当然要由嫌疑人来揭晓,可是他已经消失了。

    顾菲菲让一名警员装扮成物业工作人员前去702室叫门,敲了很长时间都未获得回应,不过楼梯间弥散的淡淡的漂白剂的味道,似乎印证了这702室很可能就是杀害宋楠的第一现场。

    顾菲菲和韩印试图通过物业联系房主,可房主若干年前登记在物业的资料显示是无业、没有联系单位,登记的手机号码也早废掉了;周围邻居对他也不是十分了解,只是偶尔照过面。联系不到房主,顾菲菲通过手机与高进沟通了一下,决定让技术人员先将房门打开,进行搜查。

    大约半小时后,李法医和现场勘查员赶到,通过技术开锁打开房门,众人进到室内。

    室内漂白剂的味道更浓了些,里面收拾得很干净,两间卧室和一间客厅里都铺着原木色的木质地板,上面一尘不染,卧室里的大双人床也铺得很整齐,米色的床罩和床单看起来都是全新的,整个房间里找不到任何可以联系到老外租客的物证,甚至就好像从来没人住过一般——很明显室内被彻底清理过。

    不过对于经验丰富的警察,尤其是像顾菲菲、韩印这样优秀的法医和行为分析学家来说,犯罪者的掩饰行为,恰恰是一种有效的指引。凶手整理过床铺,换过床单,意味着宋楠很可能是在床上被杀死或者分尸的,而顾菲菲和李法医都很清楚,床垫上的血迹清洗起来,可不会像地板上那样不留一丝痕迹。两人齐力将床单和床罩掀到地板上,果然在床垫上发现多处颜色浅淡的污迹,不过“联苯胺检测”显示非血迹。顾菲菲和李法医简单讨论了一下,认为床垫应该被凶手用漂白剂洗刷过,所以检测结果出现了假阴性。

    随后,李法医将窗帘挡上,在卧室的各个角落尤其是床的附近喷洒了“鲁米诺”试剂,包括地板上、床板上、墙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