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古代种田奋斗史 >  古代种田奋斗史 第83节

古代种田奋斗史 第83节(3/4)

之前打听好的人家帮忙建房子,府城是可以但她不知京城是否不同,是以还是谨慎问过再动工。

    因为要求高一些,这房子建得久,一个半月才完工,建好之后,杨稔就带着吴叔吴婶过来给兔子砌隔间,十一月初,能养几十只兔子的隔间也都建好了。

    庄子虽然围着,但砖瓦房还是有围墙的,总不能跟田地一块,猪兔鸡鸭都有专门的地方养。

    十二月中旬,陈如松载着儿子归来时,杨稔已将一切都准备妥当。

    知行没有考中秀才,这是一家人都心里有准备的,是以虽有些失落,但只是轻微。

    回来之后,一家人开始准备年货。

    今年家里增多了一些产业,虽没多少,可到底是有了,也算是个喜事。

    对于两个铺子,陈如松的建议是:“两个铺子都有些偏僻,自个做生意只怕也不利,先就租出去,等咱们想到什么能长久经营的生意再收回来,鸡蛋鸭蛋那些,不能长久卖,且也挣不了多少银子。”

    杨稔没有意见,“这也好,建好宅子后我抓了五只小猪仔养着,养了二十只半大的鸡,还有抓了一对兔子,因着没养过鸭子,就没买。这些才刚养没两月,便是到明年铺子期限到了,也卖不了什么。”

    “实际这些,咱们找铺子收了就好,虽少些银子,可咱们也养不了太多鸡鸭,二十只鸡,一日也就二十个鸡蛋,便是养了鸭,一共三四十个蛋,不必要铺子。”

    “我是想着,收了郊外那些农户家里的鸡蛋。”杨稔解释道。

    “那样是能长久经营,可不挣多少银子,还累人,忙前忙后。”这些时日,陈如松也没闲着,在想买下的铺子能干些什么,媳妇说的这个他早就想过。

    杨稔无奈道:“既然这个不行,那我就没法子了。”

    “不急,如今家里还能过,慢慢想,想出一个挣银子的好法子来。”

    如今儿子进了翰林院,过两年就要分官了,听说一般是六品和七品官,不管如何,有官位自家又不一样了,陈如松如今也不敢踏大步子,生怕遭人嫉妒,当官不是那么一帆风顺,这些能避免的,他得小心着些。

    郊外的庄子建好了,过年一家人直接就到庄子过,这是自家的地盘,与京城租住的宅子感觉不同。

    房子建得与府城的有些像,前有垂花门后有后罩房,建得很大,后罩房七间,如今是独独给康康,待日后珍娘大了,分三间给她。

    一家人住的地方与府城一般无二。

    一片六亩多的地,房子就占地一亩多,余下的五亩,杨稔分出一亩地来种青菜,自家一大家子人,每日吃的菜也是要不少。

    还要养着两只兔子,这会只有两只,待日后繁衍起来,一亩地的青菜只怕还不够,要多种些。

    郊外的房子住得太舒服,以至于回到京城一家人都有些不适。

    “再看这里,总觉得拥挤的很。”杨稔笑道。

    “京城里面,寸土寸金,与外面自然不同。”郊外是松快了,但有时需要些东西还得驾车进城买,还是有些不便的,不过也是这次第一次住,等之后都准备妥帖就不会有不便了。

    时间飞逝,一转眼又到了四月,杨稔给父子俩收拾行李,今年,小景觉得弟弟或许能得个名次,一家人期盼起来。

    五月初,父子俩又驾车出发。

    而这一次,知行也不负所望,考中了秀才,这一年他实岁十七岁。

    归来之后,看着娘和大哥大嫂高兴的样子,爹也放声大笑,知行才真真切切感觉到了考中秀才之后的喜悦。

    只是,知行小声道:“我比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