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回到三国当皇帝 >  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刘备之死

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刘备之死(1/2)

    信中刘备说,他到了馆陶之后,愿意带着手下兵将将馆陶献给李琛,从此投效李琛。

    袁绍见过刘备的字迹,一眼看出,这正是刘备的笔迹,当即勃然大怒,下令将刘备立即拿下,推出斩首。

    可怜刘备稀里糊涂的便被袁绍手下擒下,在他连连争辩,说他断无投降李琛之心,那封信被扔到刘备面前,刘备看过之后,顿时吓得面无人色,因为他看出来,这是一封他人仿照他字迹所写。

    但是这字迹却完全做到了以假乱真,甚至于下面的私印,都伪造的惟妙惟肖,看不出任何破绽,仿佛就是他亲手所写一般。

    刘备看过这封信之后,辩无可辩,只能哀叹一声,对天怒骂李琛乃是奸诈小人,最终被拉到了城头斩首示众。

    可怜历史上的一代枭雄刘备刘玄德,居然会以这种方式,就这么窝窝囊囊的结束了他的争霸之路。

    采办处里面能人济济,什么人才没有?获取刘备的书信也毫不费力,找出几个擅长模仿他人字迹之人,更是易如反掌,至于擅长仿制他人印章的人,更是不下十人,于是一封被采办处炮制出的降表,便就此出炉。

    刘备就这么被名不见经传的任博给活活坑死。

    袁绍直到杀了刘备之后,才忽然间意识到,搞不好是中计了,虽然那封信确实像是刘备的笔迹,但是当世伪造他人文书笔迹之人,却也不少,刘备死前大骂李琛,不似作伪。

    所以当刘备被杀之后,袁绍忽然间意识到,自己可能上当了,可是这个时候却也悔之晚矣,又不能说自己上了李琛的大当,误杀了刘备,于是除了生闷气之外,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刘备死了只能白死,袁绍是不可能为他洗冤的。

    刘备被杀的消息很快就传出了邺城,传到了李琛耳中,李琛旋即便派人将此消息送给了关张兄弟二人,准他们前来军前效命,为兄长刘备报仇雪恨。

    关张二人被李琛俘获多年,李琛始终对他们敬若上宾,其实张飞早有归顺之意,只是关羽却始终坚持,有朝一日听闻兄长消息,还要前去寻找刘备。

    即便是当初他们并不同意刘备和李琛反目,和李琛为敌,可是关张二人皆为忠烈之士,即便是对刘备的做法有所不满,但是依旧不答应投效李琛,非要找到刘备,即便是投效李琛,也想要说服刘备,他们三兄弟共进退。

    现在好了,刘备写降表给李琛,意图投效李琛,事败被袁绍所杀,这一下闻讯之后的关张兄弟二人,当即勃然大怒,立即便赶往了军前,誓要为兄长刘备报仇。

    至于刘备之死,袁绍是不肯承认上当受骗的,那么误杀之说,也自然就不成立了,从此关张二人,便视袁绍为杀兄死仇,不死不休,从今以后也就死心塌地的跟着李琛混了。

    建安四年七月,李琛基本上荡平了魏郡中东部一带,进而各路人马开始朝着邺城包围了过去。

    七月乃是夏天,天气酷热,但是李琛军依旧可以保持军容鼎盛的姿态,逐步肃清了邺城周边的袁绍军,逐步将袁绍军逼入到了邺城一带。

    当李琛亲自率军兵抵邺城之后,举目观看了一番邺城,现如今的邺城和他当年离开邺城的时候,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墙更加厚重高大,一条宽阔的护城河出现在了邺城城外,远远的甚至可以看到,邺城的城头上,还摆了不少的抛石机和床弩,防御森严,大有一副固若金汤的意思。

    而且围绕着邺城周围,袁绍还建起了几座卫城,这都是标准的军城,只屯驻兵马,拱卫着邺城,相互之间互为支持,可以威胁到进攻邺城的敌军

    看过了邺城的情况之后,荀攸、郭嘉、徐庶以及他们带的那些参军们,一个个紧皱眉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