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隐殊 >  第一百四十四章瓶坠簪折

第一百四十四章瓶坠簪折(3/4)

不曾想,晋玮装病在卧房躺着生闷气,晋嘉出来接待客人。两人相谈甚欢,相见恨晚,谈的是官仓的赈灾粮,土地的丈量,运河水渠的修建,开放边疆互市,海上贸易通商,等等。

    晋嘉近来正在着手治理黄河水患,正是因河水倒灌,淹没村庄农田,才有这么多流民。宁诸从晋府出来,作揖行礼,再三婉言不必相送,并约定好了下次再来拜会。

    -

    宁诸离开晋府,就去了元逸府邸,喊上蒋昭一起。两人在院子里见到她靠在案旁,无精打采的模样,对视一眼,一左一右过去坐下。

    “是改良田推行不顺?”蒋昭翻开茶盖,“我可听说太后召见你了呀。”

    她没有回应,恹恹地趴在书案上。

    “事不患于不成,而患于易坏。推行得慢,不见得是坏事。”宁诸却道。

    颐殊坐直,“可是,改良后的田地种植的稻谷抗冻,还能有效减少虫害。”又染上些许惆怅,“……成效如何就看今年冬天熬不熬得过去了。”

    宁诸看着她道:“改良田若真能增产粮食到三成以上,获利的是谁?是百姓吗?”

    “当然是……”她忽然愣住了。

    蒋昭敲敲茶碗,“我听说每亩田要改良土地,不便宜吧?”

    假设每亩改良田需要活水三千,引种一万,再算上雇农,一亩地雇三十人耕种,还得选识过字的,先得教授改良田的种植知识,时间成本不低。还有口粮,宿房等等。

    “先不说百姓种不种得起改良田。”宁诸接着道,“你们就没想过富商大肆兼并土地,甚至强抢明夺,再在雇农买奴时压价来为其劳作?”

    “尤其是灾荒、水患、兵马战乱,百姓需要粮,富人开仓放粮,穷人拿土地来换,这时被刻意压低田价的例子,不胜枚举。”

    “假若没有饥荒,百姓安贫乐道,不卖土地也不为大户耕种,他们赚什么?”蒋昭顺着他的思路往下讲,“必是要垄断改良田的种植方法,将土地资源攥在手里。”

    宁诸问:“你想想看,不能被农民拥有的改良田,灾荒年间结果会是什么?”

    “那麻烦可就大咯。”

    蒋昭一唱一和,跟他配合默契。

    “……百姓没有粮食,没有田地,就会造反。”

    颐殊想到这一层,已是骇然。

    流民之祸,原是这样来的。

    “颐殊,我建议你先离开玦城。”宁诸正色道。

    若是改良后的田地长势不如预期,太后必定是要拿她问罪,这她也能想到。

    往年一冬无雪都是帝王祈谷心不够诚,今年出了替皇室背锅的人。

    怪不得弘太后那天大加封赏,从五品诰命夫人晋为三品。

    蒋昭拍拍她的肩,“我都安排好了,不用太过担心。”

    -

    颐殊跟陈秀表达了想带着她们离开玦城的想法后,陈秀愣住两三息,突然把手在腰裙上正反擦过,蒸着馒头呢,拿蒸笼往蒸屉上一盖,“你等婶子收拾收拾,不然得积灰。”

    颐殊说好,又去后院知会簪儿。簪儿抱着几个月的奶娃娃,边哄边听她说。她虽听不懂改田殃患,但听得出事态紧急,也赶紧收拾行囊。

    昏时,蒋昭安排的马车如约而至,其余人扮作商贩,行商车队上了路。

    到玉亭山,还得接一趟在琨麓学馆读书的曲甲第。曲甲第师从瑔琨山人,向师父规规矩矩行过三道稽首礼后,拿起包裹就往山下冲。

    跑到一半,却见山脚经过一辆陌生马车,他闪身躲进大槐树后。

    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