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蒙古大帝国的盛衰(2/3)
。金末,契丹遗族和女真人在今辽、吉境内扰乱,蒙古兵追击,始和高丽相遇,因此引起冲突,至太宗时乃成和。此后高丽内政,遂时受蒙古人的干涉。有时甚至废其国号,而于其地立征东行省。元世祖时,中国既定,又要介高丽以招致日本。日本不听。世祖遂于1274、1281两年遣兵渡海东征。前一次损失还小,后一次因飓风将作,其将择坚舰先走,余众二十余万,尽为日本所虏,杀蒙古人、高丽人、汉人,而以南人为奴隶,其败绩可谓残酷了。世祖欲图再举,因有事于安南,遂不果。
蒙古西南的侵略,是开始于宪宗时的。世祖自今青海之地入西藏,遂入云南,灭大理(即南诏)。自将北还,而留兵续向南方侵略。此时后印度半岛之地,安南已独立为国。其南,今柬埔寨之地为占城,蒲甘河附近则有缅国。元兵侵入安南和占城。其人都不服,1284、1285、1287三年,三次发兵南征,因天时地利的不宜,始终不甚得利。其在南洋,则曾一度用兵于爪哇。此外被招致来朝的共有十国,都是今南洋群岛和印度沿岸之地(《元史》云:当时海外诸国,以俱蓝、马八儿为纲维,这两国,该是诸国中最大的。马八儿,即今印度的马拉巴尔。俱蓝为其后障,当在马拉巴尔附近)。
自成吉思汗崛起至世祖灭宋,共历一百一十二年,而蒙古的武功,臻于极盛。其人的勇于战斗,征服各地方后,亦颇长于统治(如不干涉各国的信教自由,即其一端),自有足称。但其大部分成功的原因,则仍在此时别些大国,都适值衰颓,而乏抵抗的能力,其中尤其主要的,就是中国和大食帝国;又有一部分人,反为其所用,如蒙古西征时附从的诸部族便是,所以我说他是适值天幸。
中国和亚、欧、非三洲之交的地中海沿岸,是世界上两个重要的文明起源之地。这两个区域的文明,被亚洲中部和南部的山岭,和北方的荒凉阻隔住了。欧洲文明的东渐,大约以希腊人的东迁为最早。汉通西域时所接触的西方文化,就都是希腊人所传播、所留遗。其后罗马兴,东边的境界仍为东西文化接触之地。至罗马之北境为蛮族所踞而中衰。大食兴,在地理上,拥有超过罗马的大版图,在文化上,亦能继承希腊的遗绪。
西方的文化,因此而东渐,东方的文化,因此而西行者不少。但主要的是由于海路,至蒙古兴,而欧西和东方的陆路才开通。其时西方的商人,有经中央亚细亚、天山南路到蒙古来的,亦有从西伯利亚南部经天山北路而来的。基督教国亦派有使节东来。而意大利人马可波罗(marco polo),居中国凡三十年,归而以其所见,著成游记,给予西方人以东方地理上较确实的知识,且引起其好奇心,亦为近世西力东侵的一个张本。
如此广大的疆域,自非一个大汗所能直接统治;况且野蛮人的征服,其意义原是掠夺封建制度,自然要随之而兴。蒙古的制度,宗室、外戚、功臣是各有分地的,而以成吉思汗的四个儿子为最大。当时的分封,大约他的长子术赤,所得的是花剌子模和康里、钦察之地。次子察合台所得的是西辽之地。三子太宗所得的是乃蛮之地,而和林旧业,则依蒙古人幼子守灶之习,归于其季子拖雷(此据日本那珂通世说,见其所注《成吉思汗实录》,此书即《元秘史》的日译本)。其后西北一带,术赤之子拔都为其共主,而西南的平定,则功出于拖雷之子旭烈兀,其后裔世君其地。此即所谓窝阔台、察合台、钦察、伊儿四个汗国[窝阔台之后称km.of ogotai,亦称naiman(乃蛮)。察合台之后称km.of tchagatai。拔都之后称km.of kiptchac,亦称golden horde。旭烈兀之后称km.of iran],而分裂即起于其间。
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