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节(3/6)
人达成了共识,虽然没有立刻邀请二人入阁,却也是在总理办公室担任高级顾问。以张謇和熊希龄的影响力、财力、人脉,华东、华中诸省谘议局加上资产阶级的代表,对恢复共和的呼吁越来越有力。这一点一直让袁世凯头疼不已。
现在总算得到了袁肃确切的答复,也就是说总算可以找到一个可以与段祺瑞正面抗衡的实力派,而且还是袁氏宗亲。
“是的,陛下。袁昭烈已经拟定了一份作战计划,除了在一个月之内击溃护国军之外,他还将尽快带兵北上,沿途控制安徽、陕西、山东三省,彻底杜绝段芝泉在内省腹地的势力。到时候就只剩下关外的徐树铮一支,料定段祺瑞也不敢轻举妄动。”夏寿康又说道。
“这倒确实是一件好事。只是,毕竟大家都是自家人,真要闹到兵戎相见也绝对不会是什么好的结果。曹锟现在被捕了,总的来说够闹得大乱子。接下来又要跟芝泉来硬的,怕就怕会比曹锟闹出的乱子更严重。”袁世凯叹息的说道。
“陛下,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了。”夏寿康说道。
“不管怎么说,先等长沙那边的情况有了确切消息再说。”袁世凯有几分犹豫的说道。
“另外,袁昭烈之所以派人进京要求秘密接见陛下,还是关于湖北、江西、陕西、长沙、四川五省的军务问题。湖北暂时不必多说,但长沙……”
“怎么了?”袁世凯问道。
“怎么说呢。袁昭烈为了尽快入湘,他秘密派人控制了汤督军。”夏寿康小心翼翼的道。
“控制?什么意思?”袁世凯有一些不好的预感。
“说来,汤督军是不希望近卫军入川,近卫军为了尽快与护国军主力决战,只能先把汤督军以之前作战不利的罪名挟持,这才能如此迅速的移部湖南。”夏寿康说道。
袁世凯眉头一下子皱紧了,他虽然病情不稳定,但脑子还是保持着几分清醒,自然能明白夏寿康这番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犹豫了许久,几乎足足半刻钟。
“事到如今,还能如何?地方上的那些人只顾着自己的小算盘,根本不在乎咱们中央的调遣。汤芗铭,这个吃里扒外的,该。”袁世凯深沉的说道。
夏寿康很清楚,袁世凯这也算是表示出一种妥协。
“叫那位密使进来见一见,我倒是有一些话要好好问一问他。”停顿了一阵,袁世凯又说道,这个时候他的脸色已经有几分看不出来的失落。
第122章,大结局
十二月的北方已经渐显寒冷,尤其是在北京新华宫,红墙之内的骤冷似乎都快超出了季节气候的变化。袁世凯的身体终于承受不了最近种种变故的压力,走到了人生最后的时刻,而正是因为这位北洋枭雄的倒下,伴随着中华帝国最严重的抉择时刻,这才使得新华宫蒙上了一层极其浓厚而严重的阴影。
怀仁堂早已被哭声攻陷,袁世凯的所有亲人从大前天开始,便早已收拾不了自己的情绪,没日没夜的哀伤和嚎哭。并非是为了装出一个样子,对于袁世凯的弥留,这些亲从们无一不是真正的伤感。这么多年的时间,不管是不是为了一时的荣华富贵,感情总是难免的。
哭到晕过去方才有了消停,而但凡醒过来的那些人则会接着又哭。
寝宫外面,所有侍从届是一脸肃穆和低沉。一班仍然为帝国效忠的老臣子们,或站或坐,一个个也都无精打采。有的人是在为袁世凯伤痛,有的人则在担心这个帝国的顶梁柱倒下之后自己该何去何从感到忧虑,也有的人则完全失去了臆想,除了慌张和伤心之外,其他什么都难以再为继了。
在寝宫靠内的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