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朗1(2/3)
审结果,那么各校的官网和公众号应该差不多已经发出新闻稿了。”汪沛瞬间明白过来他的意思。
初审是各校内的择优,结果是各校决定后报送官方的,那么按理说各校应该比官方知道结果的时间点要早很多,那么自然是有着充足的时间准备新闻稿件的。银行杯又是经管领域颇受重视的全国性比赛之一,如此重要的比赛,各校学生会在通过新闻稿件体现审核过程透明、程序公正的同时,也是对于本校学生风貌很好的宣传机会。
“诶?但是我好像不记得我们学校有发过什么,难道是......”话刚问到嘴边,汪沛便似乎猜到了答案。
除了a大本身的实力过硬,要宣传也并不在意区区一个初审外,大概就是梁见殊提前打过了招呼。程晓冬、魏雪那边在学生会的话语权举足轻重,要决定一篇新闻稿的推送与否还是十分容易的。
毕竟在新闻稿的撰写过程当中,或多或少都会从各种方面对于参赛作品进行报道,其中的创新点尤为着重,以此渲染学生的能力过硬,这便会暴露出作品的众多细节信息,这便是为什么梁见殊不愿在这个阶段就发布相关新闻稿的原因,大概也是“收集情报”的来源。
“嗯”,梁见殊肯定了她的猜测,补充道:“最后改成了在学院官网公示的形式。”
毕竟竞争激烈,该有的程序自然是不能少的。
虽然不是第一天认识,汪沛还是不禁感叹于梁见殊的周全缜密。
见他已经轻车熟路地打开了a市另外几所学校的官网,汪沛搬了一把椅子坐在他的旁边,对照着官方名单,逐个了解起他们的竞争对手来。
整张初审入围名单中,作品涵盖了众多领域,但受限于认知水平,大多还是针对于大学生等群体,整体的商业模式对于汪沛来讲都相对好懂,不一会就扒完了大部分学校参赛作品的大致脉络。
梁见殊和汪沛各自做了些笔记,汪沛趁低头的功夫悄悄瞄他手中的ipad,简洁的关键词、明晰的箭头框架。
汪沛本想在心中质疑如此简单的笔记到底能包含多少信息量,但想到他是梁见殊,旋即顿了顿,也仿照他的样子,尝试使用流程图来简化起自己的笔记。
a大的老对手,也是本次复赛中汪沛和梁见殊最强劲的竞争者,自然是一路之隔的h大。
但出人意料地是,h大似乎与梁见殊有着一样的谋虑,并未在官网和官方公众号找到对于“银行杯”的只言片语。
汪沛小小在心中失望了一下。
随即梁见殊开口:“能看出些什么?”把问题抛给了她。
她迟疑了一下,紧接着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开口:“目前也只能从官方给出的信息入手了。他们的作品名叫《时间银行》,听起来是从当下养老问题的社会热点入手的,指导老师这位张教授,我之前有拜读过他的最新的发表,没记错的话研究方向是关于社会保险委托投资,这也就能基本确定是养老这个大方向。”
和以往不同,汪沛没有征求小心翼翼梁见殊的认可,而是以陈述句结尾,足以见她的笃定。
梁见殊听着,露出了认同的目光,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参赛的叁名成员分别来自金融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还有软件工程学院,大概,除了本身的商业企划书之外,作品的demo应该会做得很精细,这也是一个加分点......”
见她不再发表见解,梁见殊缓缓开口:“我和你的看法基本一致,软件功能的角度我们很难做到和软件工程专业的同学分庭抗礼,但或许可以找找其它可以打磨的长处,做出我们的特色。”
他短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