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强国从种地开始[七零] 第109节(2/3)
厂,不如大家去参观下?再来决定要不要采购这些机器?”说实话,日化厂改名为梨花日化厂后,感觉更好听了,带着福市两个字,限制太大,分厂都不好办。
黎旭杰看了史佳瑞一眼,眼底闪过一丝淡淡的笑意。
海市的日化厂也是很厉害的,产品很受欢迎,可是这几年,一个叫梨花的牌子横空出世,生生把海市的压了下去。
梨花的产品新颖,香味多种,选择更多,关键是它的女性卫生产品,世界最先进,国外想要学着做,还得买它的专利。
海市领导听说梨花日化厂在粤市有分厂,心动了,商量了下就让人去安排。
梨花日化厂背靠824研究所,一切都是自研的,加上余锦楠的生意头脑,在国内只是这点名声。
但在海外各个地方,梨花日化的产品质量好,价格中上,非常受欢迎。
有些事黎旭杰不好说,史佳瑞这么提,确实给他省了不少的功夫。
在顶级的技术上,他们可能还追不上,但是其他的,就不信不行了,而梨花日化厂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海市的经济条件比其他地方都要好,其他地方还担心自己会抢不到,结果海市竟然把这些机器都给嫌弃了个遍。
海市不仅不要,还那么嫌弃,其他有意购买的政府采购者,也不由犹豫了。
当他们听说海市一行人转而去参观粤市的一家日化厂,顿时也来了兴趣。
于是,这家本来没怎么为人所知的分厂,突然就热闹了起来。
作者有话说:
第108章 认识
余锦楠接到分厂厂长许志东的电话, 得知不少人要去厂里参观,他确实是惊讶的。
他问了张要去参观的组织名单。
海市政府采购小组?
他想了想,给黎司越打了个电话。
黎司越最近很忙,他听余锦楠说的事, 还有些没反应过来。
随后他才想起, 前天母亲打电话给他, 有提过父亲出差的事。
黎司越没有多想,给分厂厂长许志东去了个电话,让他好好招待。
他挂断电话,揉了揉眼眶。
他可算是知道为什么所长要把事情都丢给他这个副所长来做了。
太多琐事要忙,根本就没多少时间去做自己的研究。
若是研究所闭门造车,那他肯定不会这么忙。
但既然选择了民用与研究并行,再忙再累也只能咬牙坚持下去。
好在现在高考恢复,不用再烦恼人才断层的问题。
f市经过七八年的发展,整个城市面貌焕然一新,黄水泥铺的平整路面,崭新的楼房、新的工厂等等。
人们的精神面貌也比其他地方强, 回城的知青, 只要不懒的, 基本都找到了合适的工作。
824研究所扩大了两倍,多了两栋研究楼,包括两个地下实验室等。
研究员们来去匆匆,每个人身上至少都有两个研究任务,其中有一个肯定会是跟工厂、民生有关的。
不管这个研究出来的东西能不能派上用场,反正先研究出来屯着肯定没错。
824这样的方式, 让研究所摆脱了伸手要钱的苦恼, 研究资金宽裕了, 成果也是显然意见的。
粤市812研究所本来就穷得不行,参观了824的模式后,顿时茅塞顿开。
有了梨花日化分厂后,812渐渐缓过来,数个研究出了成果,如今也在计划建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