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我在七十年代守活寡 >  第85节

第85节(4/5)

好几次李大有都看到他一个人蹲在月秋家门口长吁短叹的。

    人老了嘛,总是希望子女能在身边陪伴,这是想自个的孙女了。

    晚间几人聚在火炕前烤火唠嗑,李月秋和陈山水说了省城店铺的情况,计划得紧着把在疙瘩村买的莲藕给收了,然后得继续种下一波,或者去其他村找优质的莲藕。

    最重要的是她要在水湾村这边开设一个工厂。

    开工厂说句实话,李月秋和陈山水都是第一次做,李月秋上辈子是当老师的,虽然是重生回来了,但不代表重生就能啥啥都能干,有的东西没干过就是不会,她没经验,陈山水更是不懂了。

    还是边上听了他俩半晌话的陈立根提了几句,画龙点睛似的,两人这才理着了思路。

    聊了半晌,一直唠嗑到快深夜,几人各回各家,这次赵永平也跟着回来了,回来看家里头的人,还带了不少的东西,麦乳精罐头肉一堆一堆的好东西,这些东西说实话,他在运输队上班的时候手头是宽绰了,但也不是能阔气的买这么多,可这次不同了,有钱了,出手自然阔绰,一定程度上他也算是“衣锦还乡”了。

    等几人散去,李老头看着回来的乖孙女心里熨帖,他晚间的时候喝了点酒,这会特意抬了凳子听秋丫讲省城里的事,晓得秋丫认了上次来家的那位莫首长当干爸,他没吱,话说着说着,李月秋试探性的屏住了下呼吸,油灯下她睫毛卷翘,不经意软软浓浓的开口。

    “爷爷,我妈任小云是不是还活着?”

    第124章 难受就哭,眼泪珠我接着

    水湾村招工了。

    招工条件:不用识字,手脚勤快,品行端正即可。

    一瞬间周遭听到消息的村子都震惊了,李月秋去省城之前又买地又买山,能料想到可能要有大动作,但招工?什么概念,是镇上香满园那样招两三个工吗?

    等立马打听,不是那种零散的工,是直接要招大批量的工人,像是县城工厂一样统一管理,而李月秋在水湾村盖的工厂,工厂的位置就在她之前买下的那座山山下。

    一时间聚众哗然,震动不已,乡下的人穷惯了,地里刨食,每天就指着地里的粮食过日子,要说能有什么期盼,无非就是希望风调雨顺让粮食能有个高产,这能在厂里上班那是做梦都不敢想,要知道当工人,为国家做贡献,那就是为社会做贡献。

    李月秋说开厂开厂,开的厂也是暖瓶厂玻璃厂那种吗?不是亲耳听到他们都是有些不信的。

    大家心里都攒了太多的疑问,而招工的条件又还是出乎意料的没有门槛,仿佛天上掉了个馅饼,是以,招工的这天,各个村里都来了很多的人,乌泱泱的一片人潮围满了李月秋家的门口,堵得水泄不通。

    尽管人多,不过大部分都是抱着来看看的心思,还有人故意为难,逮着些不着边际的问题问李月秋。

    “你这工厂是私人的?能开吗?招了工具体是做什么?别是让我们干一些违法的事。”

    “开工厂是要办手续的,国家要核准的,你们有吗?”

    批头盖脸的问题搞得主事的李月秋和陈山水都懵住了,特别是陈山水,他都没出过远门,眼界窄,办手续,国家核准,这种官话唬得他一愣一愣的。

    “所有的执照下个月就能批下来,合法,可以去工商所咨询。”站在李月秋身后的陈立根蓦的出声。

    他一出声,周遭的嘈杂声都小了不少,陈立根抱着胳膊,脸上棱角愈发显得锋利,沉着声说话的时候宛如一尊煞神,站在娇俏的李月秋身边更是让人退避三舍,哪还敢怼上前去故意为难。

    接下来的流程就顺堂多了,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