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节(2/4)
红人,少不得被人烦劳, 均为更好的揣摩上意寻他掌眼。孟芫有感于上辈子的经历, 即使无法在外间给慕淮太多臂助,也不愿在家中也扯他后腿,对于慕淮的早出晚归没有半句微词,且时常亲自下厨做些滋补的羹汤给他补身。
这些时日, 祖母顾氏越发信任孟芫,孟芫也就慢慢接手侯府中馈的琐事。
或许是有了上回符氏装病反被戳穿的那起旧事,原本对新夫人能力有所怀疑的那些个积年旧仆也收起了轻忽的心思。
顾氏也乐得早些退居幕后, 到了十月底,已经彻底将府库钥匙和账薄交到孟芫手里。
孟芫虽表面是个新人,但其实已有了十年历练,且在夺嫡日趋白热化的关键时刻, 连藏拙都不能够。
她借着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机会, 将两个关键位置的管事逐一更替了, 一个是管厨房的、一个是管车马的。
孟芫也是抱着小心为上的心思, 厨房事关入口之物的安全,而车马关系到家里众人的行踪, 这两处必须要死忠于慕淮的人, 连顾氏早先的陪房都不完全可信。
好在顾氏明白此时朝局非同寻常,非但没有责怪孟芫头把火就烧得如此旺,反而当众给孟芫撑腰。
万寿节那天很快到来, 慕淮因要巡视殿前献寿礼的安全防范,昨夜并没出宫,而是宿在了宫里专供臣子值夜的僚房。
慕家东西两府是凡有诰命在身的,则要起早就进宫,待外朝恭贺过天子千秋后再携皇后接受内外命妇的陛见。
慕家既有顾氏在,对外就仍旧是一家人。
寻常七八日才来过府来问安的张氏太夫人并承重孙媳周氏特特提前到东边侯府等着,也好一家子齐齐整整出门。
孟芫换好了命妇吉服,又嘱咐管事待会儿将车马赶至门上,这才往三思堂去接顾氏和符氏。
进门却见西府伯夫人张氏和她嫡长子儿媳周是已经一身正装端坐在堂屋,对面是没个好脸色的符氏太夫人。
两边气氛谈不上融洽,甚至连寒暄也无。
孟芫清楚,符氏太夫人的甥女梅氏是张氏的庶子儿媳,虽名义同周氏一样,但庶子亲子尚且隔着层肚皮,儿媳就更难免有亲疏之别。
更何况,梅氏同符氏一样出自商贾之家,其人更是历来势力精明,又将财看得过重,和官家出身的张氏和周氏根本就不是一路人,也就是为庶子娶妇不太上心,不然且轮不到两家再做亲。
符氏在慕家无依无靠,也只能处处唯梅氏马首是瞻,平日没少被梅氏做枪使,既可怜更可恨,孟芫对她谈不上多厌恶,但西府掌权的大房婆媳对符氏的冷淡却着实在所难免。
孟芫中规中矩给那两人先问好,“大伯娘安,大嫂安。我还想着要遣人去西府请你们过来,不想却是我迟了一步。”末了又问,“大伯父和大伯是否在外院,待会儿是策马同往吗?若是需要车驾,我已经提前预备下了,只换了徽牌就是。”
孟芫本是好心,知道伯府如今外强中干,西府里马车统共两辆,若是两代四口人分开坐,下人们便无法安置,而像是万寿节这样的大日子,车马行里早就一骑难求。
周氏是个历来喜欢争强好胜的,听见孟芫的话,感觉心里十分不受用,脸上也挂不住。
一来,周氏进门多年,嫡长子都已在国子监附学,可她婆母张氏把持着管家之权不肯松,她眼瞅着孟芫一个才进门的就能当家做主,心里十分嫉恨。
二来,孟芫出身承平侯家,在周氏看来,那是千夫所指的叛臣逆附,比之商贾出身的符家和白家还不如,如今从诰命上却硬是被压过一头,终究难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