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位面餐馆通古今[美食] >  位面餐馆通古今[美食] 第73节

位面餐馆通古今[美食] 第73节(2/4)

,部队被要求原地待命,等待救灾任务,电话没响,先不着急回去。

    有程墉加入,地面很快收拾干净。两人起身站到窗前,视野里水天相接,到处灰蒙蒙一片,未眠岛彻底与世隔绝,仿佛被风雨困在了异度空间。

    “前两天上面还在争论,要不要趁着病毒没蔓延到太平洋,取消禁渔期,趁着能捞,多捞一些海鲜回来。照现在这个情形,我看也不用争了,渔船根本就出不了海。”

    程墉不看好接下来的天气状况,南太平洋东部海水加剧变暖,那里是厄尔尼洛灾害气候的策源地,未来南方的暴雨将不会停歇。

    袁圆同样不看好,“以后会频繁断航,岛上生活会越来越不便利。等这次台风过去,咱们得劝岛上的老人先回城住一段时间。”守了一辈子海岛,没想到会因为这样的缘由离开。

    “别担心,风雨总有过去的一天。”

    “嗯,尽人事,听天命。”

    “尽人事之前得先吃饱,我饿了。”

    “你不会又想那啥吧?你们男人真是不可理喻。”袁圆挣脱某个精虫上脑的家伙的怀抱,都什么时候了,还有功夫想这些有的没的。

    “你也不看看现在几点了,我肚子饿,想吃烩什锦。”程墉一脸无可奈何,思想不纯洁的到底是谁?

    “这就给你做。”袁圆讪讪转身。

    台风天,确实适合吃烩什锦,这是早年为了打扫过年吃剩的菜底子,海岛上的巧手主妇们研发的家常菜肴,流传下来,成了本地的名菜。

    主料是花菜,糖醋熏鱼必不可少,既能平衡咸淡,还能增味,其他配菜则丰俭由人,挑最新鲜的放,鱼丸、肉、面结、虾、蛤蜊……猛火爆炒,高汤稍一炖煮,再勾芡,最后撒胡椒粉提味。

    一道烩什锦吃出了年味的丰盛,窗外台风肆虐,热腾腾家常菜带来的满足感加倍。

    接下来一段时间,烩什锦彻底唱了主角,风浪一直没有平息,岛上老人回城受阻,储备不足,家里的米面粮油快要见底,袁圆的餐厅为大家解决了后顾之忧,用各种材料为老人们做烩什锦。

    也为冒着风雨上岛执行任务的官兵们,来岛排查安全隐患的基础设施维护者们,个别被风雨困住的过路船只上的人们做这道菜。

    什锦菜也是如意菜,愿蓝星能够和顺长久。

    ……

    辽位于大显的东侧,按照方位其实应该称作东辽,是契丹族崛起后建立的政权,领土东起渤海海滨,横跨燕山山脉,西至太行,北到小兴安岭一带,虽然也遭遇了大旱,有富庶的东部地区补给,战备物资比较充足。

    蒙古察呼台大汗心眼子多,半路分了一部分兵力拐道去辽军的老家上京,剩下的大部跟他一起直奔辽军集结地幽州府。

    这段时间辽兵取得了几次大胜,往南推进得很快,领兵的东院大王正在跟幕僚商议,想要放弃攻打大显都城,挥兵继续南下,把大显东南富饶的鱼米之乡全部收入囊中。

    美梦还没做完,有亲兵慌张地进来禀报,“大王,燕山一带有蒙古骑兵袭营。”

    不等南下,后院起火,东院大王气得想拔刀杀人,他还没听说上京的事,如果知道了,估计得自戕。

    蒙古人憋了一肚子火,才不听辽军将领的辩解,打谁不是打,早晚都要打,送上门的理由不用白不用。

    大显东线守将郑永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成功逃到大同关口,正在策动守兵投诚的勇毅侯抓住,听闻这一好消息,惊得半天没回过神,“老子没做梦吧?”

    始作俑者程墉今天带着狗子一起过来,一人一狗找了一块高地看蒙古和契丹人在前方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