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坐天下:张宏杰解读中国帝王 >  坐天下:张宏杰解读中国帝王 第19节

坐天下:张宏杰解读中国帝王 第19节(3/9)

了解,命运的安排往往是让人费解的,它给了杨广一切,却唯独忘掉了最关键的一样——恰当的出生顺位。在他前景辉煌的命运之路上,横亘着一个巨大的阴影,来自他的兄长杨勇。

    二

    自从西周时起,中国政治权力的传递就一直遵循着一个明确的原则——“立嫡以长”。大隋天下未来的主角,应该由他的长兄杨勇扮演。

    “嫡长制”最有效地保证了皇族内部权力延续的有序,杜绝了皇族间的竞争,所以被圣人称为“百王不易之制”。然而,这个制度的合理性是那么禁不起推敲。谁都知道,出生顺位与治国才能没有什么逻辑上的联系。正是这个制度导致历史上幼童、白痴、昏庸之徒不断登基。为什么要把帝国的前途囚禁在这样一个弱智的规定里呢?

    相信在一千四百年前,杨广和他的兄弟们都是这样想的。

    降生在政治旋涡中的杨广兄弟对政治的兴趣几乎是天生的。在过去的几千年里,政治几乎是一个中国男人实现自我的唯一途径。在他们的视野里,只有政治,才能体现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只有权力,才能赋予男人非同寻常的力量和尊严。混合了鲜卑族和汉族血液的杨氏家族的男人生命力都非常强健。“盖世英豪,儿郎虎豹”,这句唱词用在杨坚家里异常贴切。杨坚其余的四个儿子,都像饿狼渴望鲜肉一样,对皇位垂涎三尺。虽然文笔出色,但是杨广从来没想到要当什么文学家,那样的前途对一个皇子来说几乎是一种耻辱。

    在杨坚称帝、五兄弟同日封王之后,杨广就感觉到兄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些从小在一起嬉戏打闹着长大的兄弟看对方的眼神里都多了一丝阴冷和提防。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是中国历史上最富阴谋和血腥色彩的时期之一。为了争夺皇位,政治上层一直在钩心斗角、相互杀戮,而皇族间的兄弟相残是高层政治中最常上演的剧目之一。从那一刻开始,杨氏兄弟倏然惊觉,生在帝王之家,就是活在狼群之中,也许有一天,不是自己杀掉其他兄弟,就是其他兄弟杀掉自己。

    既然生活在狼群之中,强壮、敏捷、狡猾就是竞争的资本,杨广坚信自己具备这样的天赋。虽然一个个野心勃勃,但其他兄弟都是碌碌之徒,只有杨广从杨坚身上继承了一个政治家所必需的基本素质——城府、机敏和悟性。

    一般来说,豪门子弟都免不了一些共同的毛病,比如骄纵狂傲、眼高手低以及缺乏自制能力。可杨广似乎是个异类。

    也许是因为师傅教育的成功,也许是因为杨广过人的悟性,他从小就表现出非同寻常的自制力,举止端凝,“深沉严重”。其他兄弟多是典型的纨绔,为了一时之欲,多违父母之意。据《北史·列传第六十三》载,杨广的长兄杨勇缺乏心机,行事放纵;老三杨俊性格软弱,奢侈无度;老四杨秀则性情暴烈,甚至“生剖死囚,取胆为乐”;只有他对父母之命奉之唯谨。父亲提倡节俭,他便衣着朴素,用度有节;母亲性奇妒,最看不得男人好色,他则与正妃萧氏举案齐眉,恩爱有加。

    从很早开始,杨广就已经学会设计自己。虽然出身天潢贵胄,但是他善待下人,从无骄纵之色。“大臣用事者,皆倾心与交。”“敬接朝士,礼极卑屈,由是声名籍甚,冠于诸王。”《隋书·炀帝纪》记载,杨广最令父亲杨坚印象深刻的是这样一个细节:史万岁是国之名将,开皇十七年(公元597年),他远征云南回朝时,分别路过秦王杨俊所在的成都和晋王杨广所在的江都。两个王爷对史万岁的到来都很重视,亲自接见。不过秦王关心的是向史万岁索要征战中掳获的奇珍异宝,而晋王却“虚衿敬之,待以交友之礼”,与他探讨军国大事。杨坚见二人情好,乃命史万岁干脆留在晋王身边,督晋王府军事。

    开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