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坐天下:张宏杰解读中国帝王 >  坐天下:张宏杰解读中国帝王 第10节

坐天下:张宏杰解读中国帝王 第10节(10/10)


    把一万人分成十六等之后,洪秀全又废寝忘食,耗尽心血制定了烦琐周详的《太平礼制》,规定了这十六级之间见面的称呼,相互应该行什么礼节,对他们的家属亲戚如何称呼、如何行礼。他规定,人民要称王世子为“幼主万岁”,称他的三儿子为王三殿下千岁,四儿子为王四殿下千岁,如此等等。称他的长女为天长金,二女儿为天二金,如此等等。如果哪位读者有机会和兴趣,可以细读这本中国历史上的奇书。

    在行军过程中,他无暇完善这种等级制度体系。进入南京之后,洪秀全终于有充分的时间发挥他的创世天赋了。在太平天国之内,贵贱尊卑之分远比清王朝要严、要细。可以说,号称平等的太平天国社会里,等级差别的细化不光是达到了中国史上的最高水平,而且是人类史上的最高水平。太平天国社会之中,人们被分为十几个等级,这个等级是代代世袭、永不改变的——为官者,世世为官;为农者,世世为农。各等级之间尊卑分明,权利待遇有着重大差别。

    更引人注目的是,在每个等级之间,也有精细的内部区分。比如太平天国的首义诸王之间,就有明确的高低贵贱——天王为君,以下东王第一,其次是南、北、翼、燕、豫五王依顺序排列。所以天王称为“万岁”,东王称“九千岁”,西、南、北、翼诸王依次要递减一千岁。

    这种差别在生活起居的各个细节中都明确地体现出来:天王府的宫殿中的彩绘是双龙双凤,东王府只画一龙一凤,南、北、翼、燕、豫五王府则画一龙一虎;天王冠上绣的是双龙双凤,东、北、翼王的王冠上则绣双龙单凤;这三王的凤凰也有差别:东王帽上的单凤栖于云中,北王的单凤栖于山冈,翼王的单凤栖于牡丹花上。至于龙袍上的差别更为一目了然:天王袍上绣龙九条,东王绣龙八条,北王七条,翼王六条,燕、豫二王各五条。他们下达的文书称呼也不一样:天王的文书叫“诏旨”,东王文书称“诰谕”,北王文书曰“诫谕”,翼王为“训谕”,燕、豫则是“诲谕”。至于玺印,尺寸也有严格不同:天王玺印八寸见方,东王印长六寸六分,宽三寸三分,以下依次递减。

    1853年4月,英国公使文翰访问天京,派翻译官麦多士与北、翼二王会见。麦多士发现,由于两王排序有先后,所以态度上也分出明显的尊卑:“北王阶级高于翼王,故后者只注视恭听,不与吾直接谈话。北王向其注视或交谈时始开口,然亦不过寥寥一两句耳。”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