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名侦探柯镇恶 >  第466章 议和,霍都拜师

第466章 议和,霍都拜师(4/5)

,也不可能用来作为百姓日常消费的主要货币。

    总不能找武大郎买一块炊饼,就掏出一两银子,你让人家拿什么找零?是用一筐炊饼还是用金莲?

    所以柯崇云才会规定南朝以铜来支付赔偿。

    三千万斤铜,相当于南宋十年的产量了。

    南宋的商业发达,对铜钱的需求量也十分巨大,支付这么一笔巨款之后,对国内的商业影响将十分巨大。

    显然,柯崇云是故意的,反正没有铜钱,南宋也有纸币会子。

    纸币的出现,代表了宋朝商业的繁盛,其实金国也有纸币,但金国制度混乱,信用不足,纸币贬值得厉害,最后还不如宣纸贵。

    柯崇云本来也打算发行纸币,但是一来民间对纸币的抵触情绪十分重,二来国家初立,四周豺狼环伺,这种依靠政府信用发行的货币很难被人接受。

    就比如年初宋蒙两国联合攻华,国内很多人都已经做好了华国覆灭的心理准备了,这时候要是发行纸币,有人用才见鬼。

    好在眼下,华国对宋的防守反击打得十分漂亮,北边也小胜几场,估计百姓对于国家得信任能有很大的提升,纸币的发行差不多也能提上日程了。

    不是要立马发行纸币,而是做好前置的准备工作。

    对于如何使用好纸质货币,柯崇云自认为这个时代,除了父母,没人比他更懂。

    因为柯镇恶默写的政治书中,把货币的前世今生和未来讲述得十分明白,包括发行、储备金、钱行、存款、贷款、利息,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等实践和理论知识,讲得十分明白。

    所以就发行纸币这种事情,柯崇云早就有所规划。

    以铜钱为本位货币,以纸币作为辅助货币,从大额开始,慢慢小额化,最终取代铜钱成为主货币。

    现在就等南宋这笔战争赔款到位,就可以开始执行第一步,建设钱行,铸造铜钱了。

    当然,现在条约刚刚拟定,后续该怎么执行,还要等一段时间。

    眼下柯崇云还要考虑如何协助宋国“平定”他们国内的叛乱。

    条约的第五点,说是协助平定,双方都知道是怎么回事,无非是让柯崇云下旨,让张三枪领导的南方起义军撤出宋境。

    因为起义规模大,所以这次撤出,就相当于是一次规模上百万的大移民。条约里那一百万石粮食也是由此而来。

    至于明教在宋境内的传教权,其实并没有多大的意义。

    宋廷现在答应,等混乱平息之后,必定会多方刁难。

    不过这就是以后的事情了。

    柯崇云在楚州呆到了八月中旬,然后带着第一批赔偿的五百万斤铜锭,返回了开封。

    就在柯崇云志得意满,率军回京时,却不知道,蒙古人又有了新动作。

    两个月前,对孟珙的防守一筹莫展的扎木合,终于改变策略,令霍都统领五万大军进入了青海,准备收服吐蕃,意图以吐蕃为跳板,从西南方向,先取大宋,再图中华。

    对于一个向来睚眦必报的大汗,扎木合是绝对不会忘记孟珙丢给他的那一场大火的。

    霍都第一次独自统帅五万大军,自是志得意满,很快便经由高昌回鹘进入青海,肃清了青海湖周边的游牧部落之后,还象征性的攻打了一次湟源县,无功而返后这才转道向南,进入藏地。

    吐蕃在唐朝时期达到鼎盛,之后便分裂成大大小小的割据政权,因为各个政权都信奉佛教,如今的藏地掌握最高话语权的反而是藏传佛教的高僧。

    其中地位最高的便是眼下居住在布达拉宫的萨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