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六零年代之悍夫 >  六零年代之悍夫 第277节

六零年代之悍夫 第277节(3/4)


    于是,李家康在一天的时间里先后接到了程振华、程淼、杨文也和夏扬州的电话,鼓励他好好考,还说他们专门找人整理了复习资料,会让运输队给捎回来。

    另外,叶聪还表示会请假回来陪他复习。

    李家康想拒绝都没办法,只能含泪答应。

    他实在没想到事情最后会演变成这样,不过他也没时间多想,惊动这些人,这要是考不上,他丢不起这人。

    得了,回屋复习去吧。

    李家康参加高考可以用兴师动众来形容,村里人知道的却不多,就算知道可能也不会太在意。沈卫民这俩侄子从小就和沈家沟的孩子格格不入,村里孩子还在玩泥巴的时候人家已经进城了,在他们心里,这俩就是典型的人家孩子,干啥成啥,别人根本比不上。

    当然,他们也是被其他事情占据了心神,近来新房打地基,一村人都忙得热火朝天。虽然建成可能要等到年后了,但开土动工总能给人带来希望。

    ……忙忙碌碌到十一月中旬,沈卫民陪着赵琪去省城参加绣艺交流会。

    出席交流会的都是各家传人,刺绣这种人类艺术的瑰宝正是因为这样才能传承下来,连绵不绝。按照身份履历,赵琪只能算是业余选手,不过技术却得到了很多大家的认可,一进入会场,就有不少人上来讨教。

    赵琪从来不是好为人师的性格,但是说起自己忠爱的刺绣,总是有说不完的话。与人讲解绣艺通俗易懂,期间还夹杂着自己的理解,周围人听了连连点头,若有所悟的样子。

    看着被赵琪被大家围在中间,笑意盈盈的侃侃而谈,沈卫民的眼神温柔的能滴出水儿来。这就是他的妻子,温柔良善,自信又大方。

    赵琪若有所觉,抬头看了过来。

    夫妻两人对视一笑。

    交流会一共十天,沈卫民除了陪妻子参加各种会意,还拜访了几位好友。现在政策尚不明朗,很多人都还在观望,不知道自己的决定是对是错,沈卫民也不干涉,只是给出自己最诚挚的建议。

    交流会评为评选出来的名次,和赵琪见了作品之后预测的相差不大,她也顺利拿到了京大借读的名额。

    交流会结束之后,夫妻俩没有在省城多待,他们还要赶回去送李家康进考场。

    也是考场大门口,沈卫民才知道沈东林的妻子田彤也报名了。

    “她放下课本十几年才捡起来,能发挥一半的功力就不错了,不让我外传。”沈东林解释。

    沈卫民点点头,心里却知道理由肯定不单单是这个,知青下乡十几年,在村里结婚生子的多的是,他们是能考大学考到城里去,媳妇孩子却只能留在农村。

    不是沈卫民悲观,这人只要一走,再回来的几乎没有。现在八字都没一撇呢,就有人开始小动作不断了,邻村有个知青把他岳父丈母娘妻子孩子都给揍了一顿,还叫嚣着但凡他考出去绝对不会回来,被不少人骂狼心狗肺。

    因为这事,这段时间村里人对知青的态度都有了些微变化,田彤不想让人知道,恐怕也是不想被人指指点点。

    考试一共考了两天,沈卫民和叶聪每场必到。最后一场,家里人更是都到了。

    看着李家康从考场出来,不见疲惫,一脸笑容,全家人都松了一口气。

    考完之后,叶聪回了京市,大多数考生焦急的等待录取通知书,李家康则被沈卫民拎到了食品加工厂帮忙。

    “小叔,这是什么本子?”李家康看着名字后面的上下旁边划的“正”号,要说签到,这好像只是厂里一部分人。

    沈卫民接过来看了一眼,是他前段时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